中稻抛秧田的除草剂选择应根据当地杂草种类、稻田条件以及除草剂的药效、安全性等因素综合考虑。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除草剂类型及其使用方法:
1. 选择性除草剂:
敌稗:适用于秧苗3叶期后的稻田,可以防除稗草等杂草。
丁草胺:适用于秧苗3-5叶期,可以防除稗草、鸭舌草、泽泻等杂草。
丙草胺:适用于秧苗2-3叶期,可以防除稗草、鸭舌草等杂草。
2. 触杀型除草剂:
草甘膦:适用于稻田杂草后期防除,但要注意避免对水稻造成伤害。
3. 内吸传导型除草剂:
吡嘧磺隆:适用于水稻移栽后,可以防除稗草、鸭舌草、莎草等杂草。
在使用除草剂时,应注意以下几点:
选择合适的剂型:如颗粒剂、悬浮剂、乳油等。
注意施药时期:一般在秧苗3-5叶期施药效果较好。
注意用药量: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推荐用量施药。
注意安全:避免药剂溅到皮肤和眼睛上,使用时穿戴防护用品。
为了减少杂草对水稻的影响,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轮作:与小麦、油菜等作物轮作,减少杂草的发生。
田间管理:及时清除田间杂草,减少杂草的生长。
选择中稻抛秧田的除草剂时,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,合理施用。
发表回复
评论列表(0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