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十四五国家储备林建设实施方案》是中国政府为加强国家储备林建设,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,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而制定的具体行动计划。以下是一个大致的实施方案框架:
一、指导思想
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以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为导向,加快国家储备林建设,提升森林质量,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,为建设美丽中国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有力支撑。
二、建设目标
1. 总体目标:到2025年,国家储备林面积达到1亿亩,其中人工林1.2亿亩,天然林0.8亿亩。
2. 具体目标:
提升森林质量:通过抚育、改造、补植等措施,提高国家储备林单位面积蓄积量。
优化林种结构:调整林种比例,提高珍贵树种比例,优化林分结构。
增强生态功能:提高森林碳汇能力,增强水源涵养、水土保持、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。
促进产业发展:推动国家储备林产业转型升级,提高经济效益。
三、建设任务
1. 加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:选择适宜区域,建设一批国家储备林基地,确保建设规模、质量和效益。
2. 推进国家储备林抚育改造:对现有森林资源进行抚育改造,提高林分质量。
3. 开展国家储备林补植造林:在适宜区域开展国家储备林补植造林,增加森林面积。
4. 加强国家储备林科技支撑:开展国家储备林技术研究,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。
5. 完善国家储备林政策体系:制定和完善国家储备林建设、管理、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措施。
四、保障措施
1. 加强组织领导:成立国家储备林建设领导小组,统筹协调国家储备林建设工作。
2. 加大资金投入:设立国家储备林建设专项资金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。
3. 完善政策支持:制定税收优惠、金融支持等政策,鼓励和支持国家储备林建设。
4. 强化科技支撑:加强国家储备林技术研究,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。
5. 加强宣传引导:加大国家储备林建设宣传力度,提高全社会对国家储备林建设的认识和支持。
五、实施步骤
1. 规划设计阶段:编制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,明确建设目标、任务和保障措施。
2. 建设实施阶段:按照规划,组织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。
3. 监督评估阶段:对国家储备林建设情况进行监督评估,确保建设质量和效益。
4. 总结推广阶段:总结国家储备林建设经验,推广成功模式。
通过以上实施方案,中国将全面提升国家储备林建设水平,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。
发表回复
评论列表(0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