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悲鸿(1895年7月19日—1953年9月26日),原名徐寿康,江苏宜兴人,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、美术教育家。以下是徐悲鸿的一些主要事迹:
1. 早年求学:徐悲鸿早年曾留学法国,在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西画,师从著名画家达仰(Jules Dupré)。
2. 艺术创作:徐悲鸿擅长中西结合的绘画风格,其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写实技巧,又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和审美。他的代表作有《奔马》、《八骏图》、《群马》等。
3. 美术教育:徐悲鸿回国后,致力于美术教育事业,曾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、国立美术学院等。他提倡“中西合璧”的艺术教育理念,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。
4. 组织展览:徐悲鸿曾组织多次美术展览,如1933年的“中国美术展览”和1946年的“全国美术展览”,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。
5. 艺术交流:徐悲鸿积极推动中外艺术交流,曾多次赴欧洲举办个人画展,将中国美术介绍给世界。
6. 爱国情怀:徐悲鸿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,在抗日战争期间,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,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。
7. 晚年生活:1953年,徐悲鸿因劳累过度,突发心脏病逝世,享年58岁。
徐悲鸿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,被誉为“中国现代美术之父”。他的作品和教育活动对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发表回复
评论列表(0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