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、核心、基本观点和基本工作方法如下:
一、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
1. 初级阶段:20世纪初,质量管理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和直觉,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为主。
2. 科学管理阶段:20世纪20年代,泰勒等人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,强调标准化、分工和效率,使质量管理开始向科学化方向发展。
3.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:20世纪40年代,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休哈特博士提出了统计质量控制理论,通过统计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,提高了产品质量。
4.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:20世纪60年代,美国质量专家费根鲍姆和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(TQM)理论,强调以顾客为中心,通过全员参与,实现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。
5. 六西格玛管理阶段:20世纪90年代,摩托罗拉公司提出了六西格玛管理(Six Sigma)理论,以减少变异和提高过程能力为目标,追求卓越的质量。
二、质量管理的核心
质量管理的核心是提高顾客满意度,通过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,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三、质量管理的观点
1. 以顾客为中心:关注顾客需求,提供满足顾客期望的产品和服务。
2. 全员参与:鼓励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,发挥团队协作精神。
3. 持续改进:不断优化生产过程,提高产品质量,实现企业目标。
4. 过程管理:将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,从源头控制质量。
5. 统计方法:运用统计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,确保产品质量。
四、质量管理的工怍方法
1. PDCA循环:计划(Plan)、执行(Do)、检查(Check)、处理(Act)的循环,用于持续改进质量。
2. 5W1H分析法:针对问题,从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原因、方法和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。
3. 8D问题解决法:针对质量问题,从分析原因、制定措施、实施改进、验证效果、总结经验等方面进行解决。
4. 价值流图: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,优化生产流程。
5. 质量控制图: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,发现异常情况,及时采取措施。
6. 5S活动:整理、整顿、清扫、清洁、素养,提高工作场所的整洁度和员工素质。
7. 目标管理:设定明确的目标,分解任务,落实责任,实现目标。
8. 供应商管理: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共同提高产品质量。
质量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,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全员参与,实现企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,满足顾客需求,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。
发表回复
评论列表(0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