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深基坑监测技术规范》(GB 50497-2009)是我国关于深基坑监测的行业标准,规定了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技术要求、监测方法和监测数据处理等内容。以下是一些主要内容:
1. 适用范围: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深基坑工程的施工监测,包括但不限于深基坑开挖、支护结构施工、地下空间开发等。
2. 监测原则:深基坑监测应遵循以下原则:
安全第一,预防为主;
全过程、全方位监测;
动态调整监测方案;
及时处理异常情况。
3. 监测内容:
地面沉降:包括地面沉降量、沉降速率、沉降曲线等;
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:包括建筑物沉降量、沉降速率、沉降曲线等;
支护结构变形:包括支撑轴力、锚杆拉力、挡墙位移等;
地下水水位:包括地下水位变化、渗透量等;
土体应力:包括土体应力变化、应力分布等。
4. 监测方法:
地面沉降:采用水准测量、GPS测量、全站仪测量等方法;
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:采用水准测量、GPS测量、全站仪测量等方法;
支护结构变形:采用钢卷尺、位移计、应变计等方法;
地下水水位:采用水位计、渗透计等方法;
土体应力:采用土压力传感器、应变计等方法。
5. 监测数据处理:
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、分析、处理,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;
对异常数据进行及时处理,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;
定期编制监测报告,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。
6. 监测要求:
监测频率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确定,一般不少于每日一次;
监测数据应实时传输至监测中心,确保监测数据的及时性;
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,严格执行监测方案。
以上内容仅为《深基坑监测技术规范》的部分要点,具体内容请参考规范全文。在实际工程中,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,结合规范要求,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。
发表回复
评论列表(0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