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上阳宫赋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作品,以下是该赋的原文及译文:
原文:
上阳宫赋
杜牧
上阳宫,汉宫之故地也。昔汉武好神仙,筑此宫以望仙。宫成,而汉武崩。后汉、魏、晋,因以名之。唐高祖初,因旧基而建,以居公主。公主者,帝之女也,故曰上阳宫。
宫在洛城东北,背洛水,面伊阙。宫周垣九重,门闼宏敞,台榭连云,池馆生烟。其中花木葱茏,珍禽异兽,不可胜数。宫中之人,皆选自民间,年十五以上,五十以下,色美而才者,入宫为宫人。
宫人初入,赐以绫罗,衣锦绮绣,食珍羞,饮醇醪。居宫中,朝夕歌吹,宴乐无虚日。然宫人虽得一时之宠,而终老宫中,不得与外人通。故有《上阳宫人》之诗,曰:“上阳宫人白发新,宫前宫后尽朱门。只今惟有鹧鸪飞,曾伴明皇游上苑。”
译文:
《上阳宫赋》
杜牧
上阳宫,是汉代皇宫的遗址。当年汉武帝喜好神仙,建造此宫以期望成仙。宫建成后,汉武帝去世。后汉、魏、晋各朝,都沿用了这个名称。唐朝高祖初年,在此地基上重建,用来安置公主居住。公主是皇帝的女儿,因此称为上阳宫。
上阳宫位于洛阳城的东北,背靠洛水,面对伊阙。宫墙围绕九重,门闩宏伟宽敞,楼台亭阁连绵如云,池塘馆舍烟雾缭绕。宫中花木繁茂,珍禽异兽不计其数。宫中的人都是从民间选拔的,年龄在十五岁以上、五十岁以下,容貌美丽且才智出众的人,被选入宫中成为宫人。
宫人初入宫时,会赐予绫罗绸缎,穿上锦绣衣裳,享用美食,饮用美酒。在宫中,他们日夜歌吹,宴会游乐不断。然而宫人虽然一时得宠,但终其一生都困于宫中,不能与外界的人交往。因此有《上阳宫人》一诗,诗中说:“上阳宫人白发新,宫前宫后尽朱门。只今惟有鹧鸪飞,曾伴明皇游上苑。”
发表回复
评论列表(0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