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五七连"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个特定名词,它指的是“五七干校”。五七干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,毛泽东提出的一种劳动改造和教育干部的机构。1958年,毛泽东在《关于农业发展的决定》中提出了“五七指示”,后来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,这一指示被用来创办“五七干校”。
五七干校的目的是让干部参加体力劳动,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,以此来改造干部的思想,增强他们的劳动观念和群众观念。在这些干校中,干部们要进行农业劳动、手工业劳动等,同时还要进行政治学习和批判。
“五七连”中的“五七”指的是毛泽东提出的“五七指示”中的“五七道路”,即“实行干部参加劳动,工人参加管理,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,工人群众、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”的道路。而“连”在这里是指劳动集体或单位。因此,“五七连”就是指按照“五七道路”组织的劳动集体或单位。
发表回复
评论列表(0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