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,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、结构、性质及其变化规律,目的是通过实验方法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。以下是一些分析化学中的基本名词解释:
1. 定量分析:通过实验方法测定物质中某一组分的含量,通常要求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。
2. 定性分析:通过实验方法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组分,不涉及组分的含量测定。
3. 样品:进行化学分析的对象,可以是固体、液体或气体。
4. 标准溶液: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,用于校准仪器或作为比较标准。
5. 校准:通过使用标准溶液来调整仪器,使其能够准确测量。
6. 精密度:多次测量同一物质时,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。
7. 准确度: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。
8. 误差: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。
9. 滴定:一种定量分析方法,通过加入已知浓度的试剂(滴定剂)到待测溶液中,直到反应完全,从而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。
10. 滴定剂:在滴定过程中,用于与待测物质反应的已知浓度的试剂。
11. 指示剂:在滴定过程中,用于指示滴定终点(即反应完全)的化学物质。
12. 萃取: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,将混合物中的某一组分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。
13. 色谱法:一种分离和鉴定混合物中各个组分的方法,基于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差异。
14. 光谱分析: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、发射或散射特性来分析其组成和结构的方法。
15. 原子吸收光谱法(AAS):一种基于原子蒸气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强度来定量分析元素的方法。
16. 电化学分析:利用电化学原理进行物质分析的方法,如电位滴定、伏安法等。
这些名词只是分析化学中的一部分,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,分析化学领域还会出现更多新的名词和概念。
发表回复
评论列表(0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