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本位主义是指以官位为本位,以权力为本位,忽视人民群众利益,追求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错误思想。官本位主义在中国社会中有多种表现形式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:
1. 权力至上:官员将权力视为个人的资源和资本,追求权力最大化,忽视法律和规章制度。
2. 形式主义:过分强调形式和程序,忽视实际效果,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。
3. 官僚主义:官员作风不正,办事效率低下,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推诿扯皮,不解决问题。
4. 任人唯亲:选拔任用干部时,不是以德才兼备为标准,而是以个人关系、宗族关系为依据。
5. 利益输送:通过权力寻租,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不正当利益。
6. 脱离群众:官员忽视群众利益,不关心群众疾苦,与群众关系疏远。
7. 铺张浪费:在公务活动中追求奢华,铺张浪费国家资源。
8. 腐化堕落:一些官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,生活腐化,道德败坏。
9. 不作为、乱作为:面对群众诉求,该管的不管,该做的不做,甚至故意设置障碍。
10. 特权思想:认为自己是“特殊公民”,享有特权,不受法律和纪律约束。
官本位主义的存在,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,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,阻碍了国家的发展。因此,反官本位主义是当前中国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任务。
发表回复
评论列表(0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