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爬巫山"这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,源自唐代诗人李白的《蜀道难》中的诗句“地崩山摧壮士死,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,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,猿猱欲度愁攀援。青泥何盘盘,百步九折萦岩峦。扪参历井仰胁息,以手抚膺坐长叹。问君西游何时还?畏途?f岩不可攀。但见悲鸟号古木,雄飞雌从绕林间。又闻子规啼夜月,愁空山。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,使人听此凋朱颜!连峰去天不盈尺,枯松倒挂倚绝壁。飞湍瀑流争喧?,?崖转石万壑雷。其险也如此,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!”。
在这句诗中,“巫山”代指蜀道之险,而“爬巫山”则比喻历经艰难险阻,克服重重困难。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在面对极大的困难时,不屈不挠,勇往直前,最终克服困难,达到目标。在现代汉语中,"爬巫山"有时也用来形容某件事情难度极大,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完成。
发表回复
评论列表(0条)